但是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即使在 B2B的情況事情都沒有那么簡單。比如說一個中國的OEM制造件企業,有很好的技術和很低的制造成本,也很努力想去打開美國的進口市場,但因為它是新的出口企業美國市場上并沒有聲譽,雖然美國的許多廠家也正希找到同樣的價廉物美的亞洲的 OEM產品。這個企業到一個相應的 B2B網站去注冊,或甚至到如今流行的虛擬市場 (Marketplace)上去占一個攤位,也難給它帶來什么訂單,因為美國廠家無法從網上了解個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而且 B2B之間的交易大多像 C2C電子商務企業如電子海灣上的那么簡單和容擔保,僅僅涉及小量金錢。電子海灣現在給未受到預貨物的顧客的擔保的上限也只有200美元。因此,電子空間的實際聯結來思考商業模式,很容易流于只是在網上使用原來的 EDI的模式,即交易還是在原來的圈子里進行,只不過放到網上來做。就像今天大多數 B2B企業所做的一樣。
顯示了電子商業空間的多維開放性。各個體不只是點與點的接觸,而是面與面接觸,甚至可以有互相重疊,即體與體的三維接觸。它說明電子商業空間不止是在聯系層次上的開放而使得不同的個體得以互相聯系,更是在更深層次上的開放而使得不同的個體得以互相了解,甚至互相結合。比如說,如果前述 B2B網站除了能展示一個企業表面的情況,如它的管理和技術隊伍的陣容,它的產品和所用的技術,還能夠動態地展示所登記的中國企業的能力和管理狀況。又比如說,它制造和測試產品的過程,所使用的技術和標準甚至讓廠家從網上遠程參與監督產品制造和測試過程.如果是軟件產品的話,讓廠家從網上遠程試用這些產品,那么,這些中國企業所得到訂單的機會顯然就不一樣。而今天的信息技術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就是說,B2B電子商務應該比EDI或甚至今天 B2B最新的虛擬市場的觀念走的更遠。如果從這個層次來思考商業模式,企業不但走到了前面,也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新的境界。DiaLogos和Earth Web,美國提供B2B服務的網絡公司,最近推出為針對B2B的三維技術的虛擬會議和展示廳服務就是在這方面的一個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