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網站所面對的計算機病毒,更多的是計算機網絡的病毒。計算機網絡病毒是在計算機網絡上傳播擴散,專門攻擊網絡薄弱環節、破壞網絡資源的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攻擊網絡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軟盤拷貝、Internet上的文件傳輸、硬件設備中的固化病毒程序等。在現有的各計算機系統中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尤其是網絡系統軟件方面存在著漏洞。因此,網絡病毒利用軟件的破綻和研制時因疏忽而留下的“后門”,大肆發起攻擊。網絡病毒可以突破網絡的安全防御,侵入到網絡的主機上,導致計算機工作效率下降,資源嚴重破壞,甚至造成網絡系統的癱瘓。 1)計算機網絡病毒破壞性極強 它不僅攻擊程序,而且能破壞網絡上的主機硬盤分區,造成主機無法啟動,使整個網絡無法工作。 2)具有較強的傳播性,擴散范圍大 網絡病毒有很強的繁殖或再生機制,一旦一個網絡病毒深入到一個公共的實用工具或實用軟件中,便會很快傳播擴散到整個網絡上。網絡病毒在傳播擴散的同時,偽裝隱蔽自己,不易被發現,其傳播擴散的速度是單臺計算機的幾倍乃至幾十倍。少則幾小時,多則1星期,病毒就會充滿整個網絡。 3)具有潛伏性和可激發性 潛伏在網絡中的病毒一旦等到觸發條件成熟,便會立刻活躍起來。觸發條件可以是用戶名、內部時鐘、網絡的一次操作或是一次通信對話等。 4)對計算機硬件有一定選擇性 一種網絡病毒并不針對、也不可能針對所有的計算機及網絡主機進行攻擊。限于操作系統的不同,一種網絡病毒只有一種毒性,有的專門攻擊微機DOS操作系統的計算機,有的專門攻擊Unix操作系統或MACINTOSH計算機。 5)新的傳播渠道和破壞手段 除了早期的軟件復制交流等途徑,網絡病毒大量利用Internet許多新技術中的漏洞來傳播和破壞,比如FTP和E-mail服務的廣泛和便捷性同時也為病毒傳播創造了條件。另外,Internet上還出現了Java和ActiveX形式的惡意小程序,傳播范圍更大、更隱蔽。從以上這些特點來看,計算機網絡病毒比單機病毒的危害更大,殺傷力也更強,必須采取措施加強防治。 |